公众号 剔青(tiqing1007)

第二百二十一天:《启功自传》启功 著(赵仁珪 章景怀 整理)

日期:2015年9月18日

来源:校图书馆。

简介:全书165页+,由《编者赘言》/编者+正文五章+《后记》/赵仁珪组成。

评分:4.0分。

repo:

今天读了一本很好很好的书——倒不是从前读的都不好,只是特别想在今天的读书笔记里加上这句话。

“诗”“书”“画”的通才,天才,名家,大师……即便赘述再多的头衔,也无法准确勾勒出先生一半风采。启功先生一个人的身上,是怎样矛盾而又谐和地,凝结了一整座巍然如山的……传奇?历史?我口拙,找不出词。

以下是摘录,有很多想留下的由于字数原因省去了,摘在这里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这里应该提一提曹汝霖。“五四”运动后,他在大家眼中成了汉奸,他为了表白自己,坚决杜门不出,既不与人来往,也不写文章。他老年时生了一个女儿叫曹庆稀,在我教的这个班上念书。当很多辅仁的老师被捕后,有人找到曹汝霖请求他出面保释,这虽与他长期的处世态度不合,但他仍勉为其难,真的找日本人斡旋干预,最终很多人都获救被释放了,包括英千里、赵光贤等人。看来对一个人的历史评价是件很麻烦、很复杂的事。

过去我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似乎只有千篇一律的某个侧面。在历史中,每个单一的个人都是渺小的,往往也是模式化的,在特定的事件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毕竟浩瀚的历史留给某一个人的篇幅大多很少很少,能提及,便可算是不错的待遇。但是具体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由他人口中娓娓道来的往昔剪影,碎片越多,越显出多样鲜活。哦,原来这个人,也有这样的……

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

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

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

你且待两年,咱们一处葬。

这两首是启功先生写给妻子的诗。读来潸然。

有人总喜欢问我学习书法有什么经验或窍门。我首先可以奉告的是要破除迷信。自古以来书法已成为“显学”,产生了很多“理论”,再被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一炒,好些谬论也都成了唬人的金科玉律,学习者千万不能被他们唬住。比如握笔,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方法,但绝没有那么多神秘的讲究,有人现在还提倡“三指握管法”,称这是古法。不错,这确实是古法,而且古到当初席地而坐的时代,那时没有高桌,书写时,

↑(这里是我第一次用手机编辑暂停的地方,当时预感要写挺长,考虑到敲字不方便,回来用电脑第二次编辑,补充完善,添加其他摘录部分,絮絮叨叨地写了很久,结果发布失败,跳页,手打的版本全没了,找了半天,找不回来。时间并精力有限,只好姑且将摘录的那几段拍照,明天附上,不再一一重打,看法等无法复原,亦不再赘言。)

另:由于拍照远比打字省时,第三次编辑时上传的图片囊括了我第二次编辑时摘录的部分及由于字数原因未摘录的部分。

附图:

①版权页


②摘录之一


③摘录之二



④摘录之三


⑤摘录之四



⑥摘录之五


⑦摘录之六


⑧摘录之七




⑨摘录之八




 
 /  热度: 1
评论
热度(1)
©雁行凛凛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