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剔青(tiqing1007)

第三天:《幽默小品集》老舍

日期:2015年2月12日

来源:图书馆。看见老舍先生的书便迈不开步。先生的小说每每不忍心读,年少懵懂无知时粗糙地读过《骆驼祥子》,直至如今依然凡念起其中一二片段,便觉酸楚,又从那满满的酸楚里透出呛人的讽嘲,盖因心智不坚且承受力不足。然而杂文之类的短篇,我应是能看的。

简介:全书237页,由序一则+正文63篇+作者半身像一幅组成。

评分:4分(推荐阅读。对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很好的补充和拓展。会放在待办计划,定下时间进行重复阅读,一定要做笔记的书籍。)

repo:

《<老舍幽默诗文集>序》原为1934年版的《老舍幽默诗文集》所作。颇花了一些篇幅来科普何为幽默。初时颇觉无稽,后来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会子,可能大部分读者们还不清楚幽默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并愿意花功夫认真秉持着科学研究的态度来追问幽默的含义,作用,表现形式……这么想想也挺有趣的。

虽然看完后我差点都不认识幽默俩字该咋写了。


《祭子路岳母文》第一遍看愣是没看懂。第二遍结合上下文连蒙带猜勉强弄明白是在说什么了。但是文言文那段还是很疑惑。高中生的我倘若知道今日的我竟不逊至此,大概会嚎啕着一把掏出时光机贞子状满目狰狞地从抽屉里爬出来抽我大耳刮子。

是谁当年信誓旦旦地宣称“伦家最喜欢古文惹”“伦家以后要学国学哒”“伦家要把诗经乐府和楚辞都背下来,做一个满腹诗书的吕汉纸啦”。

懒惰是把画风清奇的刀。


《一天》分不清是小说还是随笔,戏剧化得惹人发笑。这大概便是幽默?然而自那笑嘻嘻的幽默里又闪烁着扎人的讽刺,冷冰冰的,像一双你用眼角余光瞥见的,盯着你看的三角眼睛。

猫小球甚萌。


《昼寝的风潮》讽刺。口口声声批斗着“法西斯蒂”的人们,殊不知自身才是真正的“法西斯蒂”。但是不敢断言说讽刺的对象到底是谁。若单纯意指当时学校的教育风气,也许理解太浅?应当结合文章背景考虑,暂搁置。


《当幽默变成油抹》借用句时髦词儿,老舍先生又在玩弄幽默梗了。不是很有趣。


《天下太平》没太看懂。感想一老舍先生的历史学得挺好的,感想二文章第三段似乎黑了中医^^


《不远千里而来》讽刺。小说。王先生的形象部分令我想起《骆驼祥子》临近结局那会儿的祥子,尤其喷鼻涕那段。老舍先生笔力太好,描述太形象生动,简直跃跃然于书页之上,也因此轻微的洁癖者看来十足的恶心。下车买烧鸡的人群拥挤中将卖烧饼小儿活生生撕了那节因写得轻描淡写,故而回想时加倍的毛骨悚然。撕下来的部分也不浪费,充作饶头,买了烧饼还赠“烧饼小儿一只手,或一个耳朵”的描写,癫狂至斯,写起来却分外平常。

我生活在一个算得上太平的时代里,所以我悠悠然地读这一段。心里还想:艺术大多是夸张的。


《吃莲花的》没太看明白,老舍先生到底是把自个儿放在吃莲花的那一拨,还是赞颂莲花的那一拨。最后那段撕心裂肺的颂扬和讴歌看着怪渗人的。忍不住发笑。开头以为老舍先生是很喜欢那两盆菜藕长出的莲花的,不过颂扬过了头,总觉着应该没那么简单。用檀香粉涂白莲花此节也不知有无深意。

语文课上多了,看什么都有深意。也可能就是简简单单一篇什么隐喻也没有的文章——不过讽刺还是有的。


《买彩票》讽刺的幽默。


《有声电影》幽默的讽刺。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最讨厌手机不静音/接电话/大声说话/没事儿在银幕前走动的观众了。

倘若老舍先生生活在眼下这个时代,或许故事里描写的场景便将是以上列举出的那些讨厌事了。


《科学救命》被幽默略有困扰的老舍先生。“打算先念中学物理教科书。”一句萌极了。


《特大的新年》可能……来自……要多交一稿的怨念?我瞎猜的,做不得数。


《新年的二重性格》欠债总令人难熬。尤其年关。老舍先生的财政状况似乎并不乐观。


《个人计划》老舍先生1934年写下的未来一年的计划。不知先生的拳继续下去了没有。

舍猫小球再次出镜。


《记懒人》大概是一个爱情故事。为了爱,不能懒。握拳。


《新年醉话》平生没有喝过什么酒。看完这篇文章后想大醉一场试试,想说点醉话。不过,唔,该怎样既能痛快地说醉话,又不至于连银行卡密码一起抖落干净呢?


《抬头见喜》穷很苦。学监先生和母亲很好。


《写信》看似一篇认真教人写信的文章,有几条很有趣。


《辞工》下雨天也能出去玩呀。变着法儿讨假的老田略萌。

猫小球再再次出镜。


《不食无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为被拒迁入使馆区八百余人上外交总长文》如题。具体字句看不太懂。


《一些印象》感受到了修路的重要性。文中顺道儿吐槽了一下“小曲儿里时常用葱尖比美妇人的手指”此节。对今日小说犹自适用。

某些比喻真是经久不衰,一脉相承,长长久久,一直在用哪。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话。


《大发议论》国历(即阳历)新年和“家”历(即农历)新年的争论。或说是老舍先生对宣称“爱国的人应当遵守国历”的所谓爱国志士的回击。

发明元旦的人真机智。

老舍先生将爆竹称为“灯儿带炮”,第一次见此形容,十分有趣。写吃那段颇精彩,附图于后。


《小病》1934年阿司匹林即通用?清瘟解毒丸现在不知还用不用,完全没听过此味药的大名。

似乎无论哪个时代,看病都挺要人命。


《取钱》反讽得冷出血来。大概讽刺得太明显了,只觉读罢二十分得痛快。老舍先生是骂人不带半丝脏字儿的个中好手,高手啊。有那无自知之明的,看完脸皮都快被抽烂了面上犹自笑得跟朵花儿似的——还以为人家是在夸他呢!


《檀香扇》一把香喷喷的扇子真是有用极了。“臭豆腐加汽水的味儿”。


《闲话》文章最末“……男女必须互相信任,互相承认在家庭之外,彼此都还有个社会;谁也不应当把谁作家畜。妇女是奴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电影片上,小说中,所形容的男哈巴狗,也过去了。即使以能当作哈巴狗为荣,为摩登的女子真能成功,充其极也不过有个哈巴狗男人而已。”

及文中“现在的社会显然是个畸形的,虽然都吵嚷女权,可是女子实在没有得到什么。将来的社会,无疑的,是要平均的发展;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不过,就是到了这个地步,我想男女恐怕是不能完全相同;性的变迁也许比别的都慢一些……”

这是1936年的文章。

没有讽刺,没有幽默,是一篇很诚恳的,“今天我要对妇女讲几句话,并不强迫那位女士一定相信我这一套,而是愿意说出我的看法,也许可以作个参考”的文章。

很喜欢这篇文章,及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表现出来的态度。

因此“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这句话又一次浮现在眼前,令我眼眶发热,心头胀痛。

我爱这世间一切美人和猫,而天才人物——天才人物,他们的头脑,他们写下的字句,简直美丽不可方物。沥尽岁月流沙,犹自熠熠生辉。点亮我空空如也,满脑子吃喝玩乐的掺水脑浆。

某些时代的糟粕还颇安泰地活着,活着见到了太平盛世,活着享一世荣华富贵,平安喜乐。凭什么真正的好人和天才却被活生生逼死了。生前连过年都在忧心账条,半喜半忧,身后作品一版再版,声名钱财滚滚而来,死在冰冷湖水里的那位先生,却连半点福荫也无从享有。

……为这命运的不公。


《婆婆话》探讨结婚与组织家庭的问题。“两个帮手,彼此帮忙,是上等婚姻。”


《相片》相片在手,话题我有。再也不怕接待客人时话匣子打不开啦。有几段讽刺得很有趣,附图在后。


《英国人与猫狗》文章最末“……我们似乎也该把斗蟋蟀什么的禁止了吧?也不是怎么的,我总以为小时候爱斗蟋蟀,长大了也必爱去看枪毙人,没有实地的测验过,此说容或不能成立;再说,还许是一点妇人之仁,根本要不得呢。”

写猫的部分附图于后。


《傻子》很喜欢的一篇。全文附图于后。


《最难写的文章》很喜欢的一篇。“自己不愿意的文章最难写。”

结尾那句“每逢接到报馆为元旦增刊征文的通知,我就想这样回复:‘死去吧!省得年年教我吃苦!’”简直捶地大笑不止。

片段附图在后。


《夏之一周间》很喜欢看老舍先生写他自个儿日常的文章。哪怕实际上很苦,写得却颇轻快,并不让人看了心里苦。

片段附图在后。


《暑避》夏天难熬。


《有钱最好》穷则受罪。


《忙》很喜欢这一篇。

“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作那些事,而不敢不作;不作就没饭吃。”

文章最末“……自然,我是看不到那样的社会了;我只能在忙得——瞎忙——要哭的时候这么希望一下吧。”

心中酸楚。


《钢笔与粉笔》美极了!看完后想写钢笔字^^

全文附图于后。


《病》老舍先生童年时生病的状况。


《在乡下》老舍先生在乡下“刚住了几天”后的感想。


《戒酒》“据我的经验,酒使脑子麻木、迟钝、并不能增加思想产物的质量。”


《戒烟》“我的舌头是木的,嘴里冒着各种滋味的水,嗓门子发痒,太阳穴微微的抽着疼!——顶要命的是脑子里空了一块!”


《戒茶》卅元一两的香片,大概只有令人肉痛的银元味。


《猫的早餐》相较之下,“人才真是可怜虫呢!”

全文附图于后。


《衣》《行》《狗》《帽》略。


《昨天》记录一个“没有一件痛快事”的一天。

“邻家聘女。姑娘有二十二三岁, 不难看。来了一顶轿子,她被人从屋中掏出来,放进轿中;轿夫抬起就走。她大声的哭。没有锣鼓。轿子就那么哭着走了。”

掏字用得好。

搁语文课本里估摸着又要拎出来好好讲解个透顶,是怎么个好法噜。不过我写的是笔记,自然无所谓。只说声“好!”,喝一声彩便堂堂地散了。


《入城》待会儿查下李可染是谁。


《习惯》“思想是比习惯容易变动的。”“行难知易,有如是者。”有一些部分不喜欢。


《读书》书的种类,读的方法。某些道理套用至电影等艺术作品一样成立。


《又是一年芳草绿》拿自己当材料,写一篇报纸要求的“人生于世”的文章。


《青岛与我》1935年于青岛过夏记事。


《我的理想家庭》《理想的文学月刊》《梦想的文艺》《“住”的梦》老舍先生的一些梦想。有一些在今日已经能够实现。我不信鬼神,但,愿老舍先生泉下有知(倘若这世上真有黄泉)。


《今年的希望》1945年的新年祈愿。


《落花生》花生真好吃(啊呜啊呜)。

最后一句“其实花轿里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边落泪一边嚼着。”可爱极了。


《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看不太懂。差点以为是在黑林语堂。


《有了小孩以后》《文艺副产品》孩子们的那些事。


《四位先生》吴组缃先生的猪,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姚蓬子先生的砚台,何荣先生的戒烟。何荣先生这篇从前看过。甚有趣。


附图:

①基本信息


②《大发议论》片段


③《相片》片段


④《英国人与猫狗》猫片段


⑤《傻子》全文


⑥《最难写的文章》结尾片段


⑦《夏之一周间》片段



⑧《钢笔与粉笔》全文



⑨《猫的早餐》全文



注:这本书书页很窄,拍照时一手按书,一手拍摄,拍出来书页歪歪扭扭的,有碍观瞻,实在抱歉。用Photoshop调了下亮度/对比度,凑合看吧^^

 
 /  热度: 3
评论
热度(3)
©雁行凛凛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