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剔青(tiqing1007)

第十二天:《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日]村上春树(施小炜 译)

日期:2015年2月21日

来源:图书馆。过去对于村上春树先生的书持偏于不待见的态度。属于无论在书店也好,在图书馆也好,看到他的小说就会自动绕道的类型。细思十分莫名其妙。不知道从何而起的这种观念,持续到如今,直接导致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本村上春树所著的书都没有看过。哪怕《挪威的森林》的鼎鼎威名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也依然坚定地没有燃起一丝要看的兴趣。

当时借书时也挺偶然,是在刚开始“每天一本书”计划的时候了。出于想要表现出和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的鲜明态度(亦即做做表面功夫),不想借任何小说,拼命地在图书馆里搜刮靠谱的随笔杂文集,然而不满溢着一股子心灵鸡汤味儿的随笔数量实在太少。于是别无选择之下,抛开毫无意义的偏见,拿起了这本书。没记错的话,似乎还是同《我的宝贝》一起借回家的。(查阅了一下图书馆的历史借阅记录,记错了,是在归还《我的宝贝》的当天,与《竹取物语 御伽草子》一同借回的。)

拿起这本书时还抱有另一层希冀——我也在进行一项健身计划(在来到LOFTER时所发的第一篇文章中有所提及),直至今日(指实际阅读本书的今日:2月16日)是平稳实行的第三十四天。爬山几乎没有困难的地方,然而轮到跑步,每次计划四十分钟的路程,真正跑起来的只有十五分钟左右。之后便是慢悠悠地走着,心里想着“快跑起来啊!”,身体却径自毫无响应。

看到书的题目时,或许也曾有过“也许看了这本书,会对自己有所启发”之类的想法。然而抱回家后,一时淡忘的偏见再一次笼罩了我,这本书便顺理成章地搁置一旁,冷落了将近五天。中间还一度差点拿去还掉,以空出借新书的份额。

今天一整天都忙忙碌碌,上午同家人外出置办年货,回来后又一起(主要干活的是我)对屋子进行大扫除,抹抹窗台拖拖地,到处亮晶晶的真呀真干净。好不容易收拾得差不多,稍微休息一会儿,又该去锻炼了。有家人陪着,所以今天可以去爬山。山离家不算太远,但比较荒,在家人看来不太安全。我曾偷偷地一个人爬过两次,本想就这样瞒着家人,表面上说是跑步去了就好啦。但是家人问起时,还是老老实实地坦白了。当晚很是经过了一番闹腾,具体情境请参照古代三堂会审,经过暂且不表,总之结局是我保证再也不一个人爬山。因此孤身一人时,我只能沿着附近一条两岸人家较多的河流跑步。风景其实也还不错,但相较之下,果然还是更喜欢山上新鲜的空气,以及自那茂密的林间隐约传来的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的啼鸣。至于登到山顶那一刻俯瞰的快意与肺腑间油然升腾而起的豪情,也不是慢慢悠悠沿河边散步所能相提并论的。

每当这时都想,要加油啊,让肌肉都愉快地长出来吧。等我壮的像头牛一样,一拳打飞威震天时,家人就再也不用担心我一个人上山了吧?

呀,扯远了。总之今天很忙很忙,正经看书的时间比之前几日实在少之又少。趁着各种各样的空当,在上一件事和下一件事中间的夹缝里看书。零零碎碎的,一本书好歹是看完了。

记下了二十四处以上值得做笔记的地方。这本书非常棒,对我来说,对我困惑已久的跑步问题,还有其他的计划和计划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等等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日后一定会买来收藏,有所动摇时就拿出来翻看。

以下转至repo部分继续写^^

简介:全书198页,由序1则+正文9章+后记1则组成。

评分:4分(推荐阅读。对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很好的补充和拓展。会放在待办计划,定下时间进行重复阅读,一定要做笔记的书籍。)

repo:

(引号内为摘抄书本的语句。)

1、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列入阅读清单。

2、多米尼克·斯卡拉蒂,五百五十五首羽管键琴奏鸣曲。水野牌慢跑鞋。布莱恩·亚当斯,《至死都是十八岁》。梅尔·托梅,《纽约的秋日》。作家玛丽·莫里斯。列入了解清单。

3、红辣椒、街头霸王、贝克乐队。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甲壳虫。“满匙爱”。滚石乐队的《乞丐盛宴》,《怜悯恶魔之歌》。埃里克·克拉普的《爬行动物》。列入音乐清单。

4、“……河流却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依旧保留着昔日的姿容。滔滔的流水,向着波士顿湾无声逝去,它浸润了河岸,繁茂了绿色的夏草,养育了水鸟,从石造的古桥下穿过,夏季映照着蓝天白云,冬天则漂浮着冰凌,不急不躁,无休无止,仿佛通过了种种考验、不可动摇的观念一般,只是默默流向大海。”

5、“……别人自有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这样的差异产生了细微的分歧,数个分歧组合起来,就可能发展成大的误会,让人受到无缘无故的非难……”

6、“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并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是一点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地吞咽进体内……”

如果不想以敌意回应敌意的话,就把呛人的敌意当作不易消化的食粮,吞进肚子里,用运动时流出的汗水挥发掉。汗水和泪液都含有98%+的水,既然都是浪费水,姑且还是选择开心一点的汗水吧。

7、“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一日之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在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我大体依照这个模式度日,直至今天。拜其所赐,这二十来年工作顺利,效率甚高。只不过依照这种模式生活,所谓的夜生活几乎不复存在,与别人的交际往来无疑也受影响……”

“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与和周遭的人们交往相比,我宁愿优先确立能专心致志创作小说的、稳定和谐的生活……”

“‘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四方讨巧。’说白了,就是此意。”

8、“开始跑步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跑不了太长的距离。二十分钟,最多也就是三十分钟左右,我记得,就跑这么一点点,便气喘吁吁地几乎窒息,心脏狂跳不已,两腿颤颤巍巍……然而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事儿,与之相应,跑步的距离一点一点地增长。跑姿一类的东西也得以形成,呼吸节奏变得稳定,脉搏也安定下来了。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

“……合用而结实的跑步鞋、便于奔跑的运动服、一块秒表……专为初练跑步的人写的入门书,读了……”

9、“任怎么说长跑和自己的性情相符,也有这样的日子。‘今天觉得身体好沉重啊。不想跑步啦。’经常有类似的日子。这时候便寻找出形形色色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想休息,不想跑了。我曾经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在他退役就任S&B队教练后不久。当时我问道:‘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如今反思起来,我觉得这确是愚问。当然,我也明白。然而,还是想听到他亲口回答。即便膂(音同旅)力、运动量、动机皆有天壤之别,我还是很想知道清晨早早起床、系慢跑鞋鞋带时,他是否和我有相同的想法。濑古君的回答让我从心底感到松了口气。啊哈,大家果然都是一样的。”

我曾经以为,跑步时感到无趣,累,不想跑了……如此种种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是个不适合跑步的人。没有办法轻轻松松地完成,便是身体与意志力的无能。然而为什么我总想着必须感到“轻轻松松”才能算适合呢?完成,或者没完成,无论心里有多动摇,只有事实上的距离可作为参照。就算一边嚎啕大哭内心狂刷人生无望跑步好累好累一边跑,只要按计划跑完了,不就足够了吗?

我总是觉得跑步很痛苦,跑着跑着就忍不住停下来走路。心里也一直觉得,跑步进步的证明之一,就是跑步时不再感到疲惫和肌肉酸疼的痛苦。不会再动不动想着放弃。却从没想过,这种软弱的情绪,其实是正常的,并不需要额外消耗心神去排除。

我有很多想法,其中很多想法都没有付诸实践。既然这样,将那些动摇跑步的念头也扔进去作堆,归为不可能实现的想法那一类就好了。

只需要跑起来就好,心里想什么都行,默念一百遍”跑完这一步老子再也不跑了“都行,只要还在跑,心里再动摇也没有关系。

这是正常限度内的软弱。

10、“……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来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11、“……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

12、“……跑步练习量……

6月 260公里

7月 310公里

8月 350公里

9月 300公里

……换算成每周的练习量,即为:六十公里→七十公里→八十公里→七十公里。十月里大概会以与六月相同的节奏——每周六十公里,来完成练习。”

13、“……真想至死都是十八岁,只有在十八岁时死去。”

14、“人有一日总会败北。不管愿意与否,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肉体总会消亡。一旦肉体消亡,精神也将日暮途穷。此事我心知肚明,却想把那个岔口——即使我的活力为毒素击败与凌驾的岔口——向后推迟,哪怕只是一丁半点……”

15、“我觉得,跑步时很适合背诵演讲稿之类。一边几乎无意识地迈步,一边在大脑中依序排列词语,检验文章的节奏,设想词句的韵律。就这样,一面将意识放置于别处,一面放脚奔跑,便能毫不费力地以自然的速度奔跑很久很久……”

也许可以试试一边跑步一边背英语。

16、Page117—Page130的那篇文章非常有趣。但是全文摘抄的打字量足以令我倒地不起,露出一副_(:зゝ∠)_的表情。

所以干脆一个字都不打啦^^

17、“……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就如同窥视深深的井底。那里可以看到爱心么?不,看不到。看到的只有我的性格。我那个人的、顽固的、缺乏协调性的,每每任性妄为又常常怀疑自己的,哪怕遇到了痛苦也想在其中发现可笑之处的性格。我拎着它,就像拎着一个古旧的旅行包,踱过了漫长的历程。我并不是因为喜欢才拎着它。与内容相比,它显得太沉重,外观也不起眼,还到处绽开了线。我只是没有别的东西可拎,无奈才拎着它徘徊彷徨的。然而,我心中却对它怀有某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18、“诸位恐怕熟知,十六岁是一个让人极不省心的年龄:会一一在意琐碎的小事,对自己的位置又无力客观地把握;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便莫名地扬扬自得,也容易产生自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失误,该拾起来的拾起来,该抛弃掉的抛弃掉,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以上。


附图:

基本信息




 
 /  热度: 5评论: 1
评论(1)
热度(5)
©雁行凛凛 | Powered by LOFTER